什么是猫抓病?
猫抓病是一种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,一般通过携带病菌的猫狗等宠物抓伤、咬伤,或舔舐身上的开放性伤口而感染。病菌也可经过跳蚤、虱子传播给人。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猫,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。90%以上患者与猫有密切接触史,57%-78%的患者有被猫抓伤史。
一般来说,人中招后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:
1.猫抓伤部位 3~4 天后出现红斑丘疹。
2.二~四 周后该部位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出现肿大,注意,此时猫抓伤口早已愈合,容易被患者忘记,从而少了“猫接触史”这一重要线索。
3.多表现为单侧淋巴结肿大,肿胀并伴有疼痛,手肘、腋窝、颈部、腹股沟处较为常见。
4.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,如高热、全身不适、咽喉痛、脾肿大、结膜炎,甚至抽搐等。
5.部分患者会出现眼部并发症,如视盘水肿、黄斑水肿伴渗出,随后逐渐形成黄斑前膜等,导致视力下降。
做好这几件事才能安心“吸猫”:
并不是所有的猫抓伤人都会引起猫抓病,猫本身带菌才会把细菌传染给人。一般情况下,家养的“猫主子”比较干净,带菌的几率比较低。流浪的“喵星人”,接触的细菌较多,被感染的几率也大很多。
1.定期驱虫:跳蚤、虱子等体外寄生虫,是汉赛巴尔通体的主要传播媒介,驱虫能有效预防猫抓病。
2.不要随意与流浪猫接触:如领养流浪猫,要为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人畜共患病筛查。
3.“撸猫”后洗手:要用肥皂水洗手,不要让猫舔到你的伤口。特别是孩子或免疫力低下人群,尽可能避免与猫激烈玩耍。
4.逗猫别过火:不要过分亲密接触,尽量不要刺激猫,以免被咬伤或抓伤。